人物介绍 安耿,金钼股份技术中心钼金属化工研究部部长,金属材料正高级工程师。2004年大学毕业来到公司,主持完成中省及公司各类科研项目10项,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12项,获得授权专利25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4篇。他主持参与完成的高强韧钼合金拉深成形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高纯大尺寸钼制品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17、2018年中国有色科技一等奖。
攀登者,只有不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崖,坚持到底,永不言败,才能最终迎来绚烂的风景。十几年来,在钼金属科研领域不断攀登的安耿深有体会。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如何发掘钼金属的增值潜力、实现公司钼资源的高值化和高质化,一直是安耿研究和努力的方向。从超微钼的金属陶瓷涂层材料研发到高品质钼板、片材产品的开发,从钼溅射靶材的开发研究到核级钼合金薄壁管的研制,安耿凭着满腔的工作热情和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钼金属材料的研发中。
在LCD显示屏刚兴起之际,安耿敏锐的抓住了LCD显示屏用钼溅射靶材这一当时在国内还基本处于空白的高附加产品,向公司申请立项“钼溅射靶材”产品开发并担任项目组长。项目立项后,对于这一陌生领域,安耿首先学习LCD显示屏基本知识及制造流程,了解其对钼靶材的基本要求。然后通过各种渠道,深入到京东方和上广电等LCD显示器生产厂家,进一步核实厂家的产品指标要求以及其采购的国外钼靶材的技术现状。
在掌握了一手资料后,安耿带领项目组从原料制备、压力加工工艺控制及材料热处理等各技术环节逐步突破,最终通过钼粉形貌、压力加工方式、加工总变形量以及退火温度的协同控制研究,掌握了钼靶材制备的关键技术,当期制备的16×200×2300mm的大规格钼靶材样品成功通过了日立金属的检测,同时也获得了4项发明专利。
在此基础上,安耿抓住国家对钼靶材产品的政策支持,主笔申报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投资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以及国家稀土稀有金属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专项等3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共为公司争取到了2600余万元的国家专项资金支持。随后,在公司的支持下,安耿又以LCD 显示屏用5代线靶材为生产目标,主力参与了公司板材生产线前期的设计规划以及各生产设备的技术参数确定。如今,钼靶材产品已成了公司主要钼金属深加工产品之一,公司的板材生产线也是国内最大规格的专业钼靶材生产线。
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新型核燃料包壳管材料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2016年,中广核集团就钼包壳管材料的研制同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钼薄壁管产品公司以前从未涉及,国内研究的单位也基本没有,而核反应堆的特殊情况又对钼合金管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国外对此产品也是刚起步研究。面对中广核提出的17项产品性能指标要求以及1年的研发时间期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能完成产品从无到有的加工制备,并达到苛刻的性能要求,就成了摆在安耿为组长的技术研发组面前的难题。
“做,一定要做,也必须要做成,这是公司进入核能领域的契机”安耿暗下决心。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积累,通过多方翻阅相关资料并虚心请教专业人士,安耿确定了轧制制备的薄壁管材制备工艺路线,并带领项目组长期待在试验室和加工现场,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试验和调整,准确制定每个工艺环节的试验和加工规范。没有工装,自己设计;没有标准,自己制定。
“我们是在国内顶级的钼企业,我们是顶级的研发人员,我们要有自信和能力解决这个问题!”面对技术难题时,安耿总是这样不断地鼓励研发人员。就这样,在安耿的不懈努力和带领下,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制备出了合格的钼包壳管产品,同时获得了11项授权专利,创下了公司单一项目获授权专利数之最。
该项目研究成果得到了参加项目评审会的核能和材料专家以及中广核研究院极大的肯定,为公司首次进军核领域以及在国内率先开发钼管类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他正带着团队研制开发其他规格的薄壁钼合金管,目前已研制出了最小直径6mm、壁厚0.5mm、长度可达10米的大长径比钼合金薄壁管,一举填补了该产品的国内空白,产品也得到了热电偶及玻璃行业客户的认可,开始小批量供货。
“服好务、带好头、做好事”是安耿就任钼金属化工研究部部长以来给自己的定位。
面对科研人员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因运行制度限制导致的积极性不高、成果产出慢、研发氛围沉闷等弊端,安耿一方面通过构建优化研究人员的二次奖金分配制度,打破以往奖金的平均分配,创建出公平竞争机制;另一方面,创建研究室每月1次内部技术交流机制,采取研究人员轮流主持及主讲方式,加强研究人员的业务沟通及专业学习能力。极大促进了研究人员的科研积极主动性,活跃了研发气氛。目前钼金属化工研究部有60%的人享受公司技术人员特殊津贴,90%的人担任过各类科研项目组长,60%的个人获得公司及技术中心各类评先评优奖励,研究部年申请专利占技术中心总专利数的70%。钼金属化工研究部的各项举措以及取得的各项成绩也得到了相关领导和党员群众的高度认可。